点检的基本内容
点检工作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十二个环节
1、定点
预先设定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地点,明确设备的点检部位、项目和内容,使点检做到有目的、有方向地进行。
2、定标准
点检标准是衡量和判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,也是判别该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。因此要逐点制订点检标准。如温度、压力、振动、间隙、液位、松紧度等要有明确的数据标准,点检员要熟悉、掌握。对偏离标准的劣化要及时采取措施,使设备处于正常状态。
3、定周期
确定了设备点检部位、项目和内容后,依据设备的可靠程度和重要程度,确定检查周期。
4、定项目
明确规定点检检查哪些项目,一个设备可能只检查一项,也可能是检查多个项目。
5、定人员
由谁进行检查,是运行人员、检修人员、点检员或专工,根据检查部位和技术要求落实到人。
6、定方法
规定检查方法,是人工感觉、观察还是用工具测量,是采用普通仪器还是精密仪器等。
7、定设备检查状态
确定运行中检查,还是停役中检查,是解体检查还是不解体检查。
8、定记录内容
检查中要详细做记录,按规定格式填写清楚。
9、定处理时间和程序
检查中间能处理和调整的要及时处理和调整,并做好记录,没有条件立即处理的,要及时按预定处理程序安排处理,并做好记录。
10、分析
检查记录和处理记录都要定期进行系统分析,找出薄弱环节,即找出故障率高和损失大的维护点,提出改进意见。
11、改进
对检查及记录分析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改进,消除薄弱环节。
12、评价
从安全生产、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改进措施进行综合评价和总结。

(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设备管理网微信平台)
上一篇:点检员工作的要求 | 下一篇:点检工作的特点 |